top of page

[日常慳錢攻略] 節省固定開支 v.s. 浮動開支

  • Jet So
  • 6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生活樣樣都係錢,想慳錢但又唔想無曬生活,應該點樣慳錢好呢?


首先,我地要分清楚,支出可以分為兩類:「固定開支」同埋「 浮動開支」


固定開支,就係一啲無論如何都要定期付出嘅生活成本

例如:租金、手機通信費、上網費、保險(人/車/寵物等)、lease車供款、買樓供款、串流/會籍訂閱、健身會籍


浮動開支,就係一啲會因應發生咗咩事,數目會上下浮動嘅生活成本

例如:出街食飯錢、買餸錢、消閒娛樂、水電煤、買衫買袋、 facial、旅行


想長遠地,更加有效率咁去運用自己手頭上資金的話,我會建議先從固定開支著手


小數怕長計,一個月慳到HKD1,000,一年就HKD12,000

將固定開支盡可能地收細,就長遠越慳到多嘅錢


相反,浮動開支好多時真係帶到身心滿足俾自己,只要唔過份,我覺得唔需要太大干預

例如同屋企人朋友去旅行,一次花費未必少,但係留到嘅回憶會係無價

(如果同朋友去旅行反咗面,長遠仲可以慳翻同佢嘅交際費hahahaha)


過唔過份,就自己客觀地評估吧

如果我月賺HKD20k,但個個月都去海外旅行嘅話,我會覺得自己好離譜的


固定支出都林林種種,應該由邊著手去慳錢呢?

我地可以先從大額嘅入手 - 金額大,對整個支出影響都大,可以減省嘅空間都可能更多



租樓

如果你係租緊樓的話,可以先從租金入手

尤其係租金市場下跌時,千祈唔好怕同業主/agent討價還價!!

你辛辛苦苦搵埋嘅錢,每個月唔聲唔聲咁流走,係一件好可惜嘅事


倒翻轉,業主會唔會唔好意思同你講加租?

唔會嘅話,點解你要覺得提起講減租係唔好意思,是咪先!!


關於可以點樣同業主傾減租,可以參考呢篇:


供緊樓/ 供緊車

你可以睇翻自己嘅供款,係基於定息(fixed rate)定係浮息(floating rate)


喺宜家減息嘅環境下,通常浮息係會抵過定息

因為浮息會跟住市場息口下行,即係每月供款都會隨之而減少


你可以比較吓你供緊幾多厘,而條街一般做緊幾多厘、央行policy rate又係幾多厘

咁你都心中有數,自己供緊嘅係咪貼近市價


如果你合約係早幾年簽落,供緊當時高利率嘅定息,好想轉去浮息嘅話

可以去試下同你嘅金融機構/ lease provider傾下



正常情況,如果合約未到期,我相信佢係無可能白白幫你由定息轉去浮息嘅

因為雙方已簽署嘅合約未到期限,正常情況之下,入面嘅terms係唔會改動


但佢可能可以offer你其他金融選項,例如做一筆新lease

以每月更少嘅供款,供一架新車

供緊樓嘅話,可以留意吓其他銀行有無轉按優惠


中間有無牽涉罰款、手續費,計曬所有野成筆交易抵唔抵

就要自己計啦~


保險(人/車/寵物等)

需要買嘅保險,係需要買嘅

但保費需唔需要咁貴?承保內容係咪真係越貴越好?

呢啲都需要貨比三家嘅


尤其係加拿大車保咁貴,一定要格吓價啦!


有時聽到朋友講,想搬去Markham因為租平啲

但有養車嘅話,都要考慮埋車保會唔會因此而加價

單純以慳錢出發的話,要計吓兩者加減完,係咪真係抵



手機通信費、上網費

貨比三家

加拿大每年Black Friday都有轉台優惠

有referral優惠就記住食埋!


串流/會籍訂閱

我覺得佢係近代最tricky嘅pricing model

個個月唔覺唔覺又自動轉帳,俾咗錢但最後無野屬於我...


年費會比月費平,家庭plan比個人plan比,我諗所有現代人都知



但係!!

其實有時我地應該冷靜啲諗,其實subscribe咗咁多野

係咪真係全部都用得著?

Youtube Music, Apple Music, Spotify, Netflix, Disney+, Amazon Prime, Uber/ Uber Eats, Doordash...

用唔著嘅話,其實都只係每個月倒錢落海


加拿大有啲信用卡,有包某啲app幾個月至一年免費會籍

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